当前位置:首页 > 理论研究 > 企业管理

企业管理

接受、融入和内化——企业文化落地三部曲

发表时间:2018-03-27 13:42:02来源:点击:
分享到:

企业文化是什么?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目前还没有一个定论,但我比较认同沙因的观点,企业文化主要是解决企业外部的适应性和内部的整合性而形成的一组共享的基本假设。企业文化一般包括几个方面:假设体系、核心理念、制度规范、行为标准和物质层表现。文化的形成在很多程度上受到企业创始人的影响,创始人的管理假设和行为习惯影响企业文化的质感,在文化的发展和转型过程中,公司高层起到主导的作用。


文化的落地需要通过员工的思维和行为进行体现,公司的理念只有转变成员工的行为,文化才真正发挥作用,也才能够与业绩产生关联。企业文化如果没有得到员工的认同和践行,那文化就是一句空话。看一家企业的文化是否落地,有一个小的测量方法,那就是看一家企业的员工能否分享几个故事,这个故事是很多人都能够传播的故事,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体现文化的故事。如果在企业待了多年的员工,不能分享几个故事,则可以看出这家企业的文化就没有起到传承和凝聚作用。


企业文化首先要遵循的一个原则就是“信以为真”,这是企业文化与其他管理方式的区别之一。让一位新进员工达到对企业文化发自内心的信任程度,需要经历三个阶段:接受、融入和内化。


第一阶段需要员工对企业的文化理念、管理制度、行为规范进行了解,这一阶段容易产生摩擦,员工以往的行为方式和公司的行为规范可能会不一致,这个阶段需要帮助员工做到行为不越轨;


第二阶段需要员工打开心门,积极调适自己的行为,这个阶段的冲突可能最强烈,员工对于自我的价值观和假设系统与企业的价值观可能会出现碰撞,这个阶段需要帮助员工做到价值观的统一;


第三阶段需要员工真正内化组织的文化、制度,一出手就体现出企业文化的味道,这个阶段需要帮助员工成为企业文化的“卫道士”。


在“接受”阶段,员工对公司的文化有一个初步了解,公司通过文化的培训和宣导让员工感知企业的文化。在这个阶段,员工尽量控制自己的行为,与公司的行为规范想匹配。员工处于一种观察的状态,通过观察公司领导、同事们的言行举止,调适自己的行为习惯。一旦觉得自己的行为感到不适应,离职的可能性就比较大,因此,在这个阶段,人力资源部要加强文化的宣导和员工的沟通,帮助员工渡过文化适应期。这个周期一般需要三个月到半年的过程,员工对企业从陌生到熟悉,开始建立自己的同事圈,通过与同事的沟通和交流,员工开始接受企业的文化。


在“融入”阶段,员工的行为开始变成一种习惯,与文化变得默契。员工开始习惯于公司的语言系统和团队的行为方式,在日常沟通中,会时不时采用公司的语言系统进行表达。这个阶段主要是领导的垂范和同事的互动产生作用,从领导的言行中,感受到文化的力量。通过参与公司和部门组织的仪式性活动,对公司的文化有更加切身的体会。对文化的认知不再仅仅停留在理念性的层面上,已经知晓并能分享多个企业文化故事。在这个阶段,员工已打开心门,积极接受并拥抱文化,但还没有内化为行为的DNA,公司仍然需要通过宣导和传播的方式进行强化。这个阶段一般需要一年到三年的过程,员工从观望、默认到融入这样的一个过程,会出现怀疑,偶尔也会对公司的文化表达不满,甚至会发生强烈的理念和价值观冲突。领导要及时地通过言行和沟通帮助员工化解内心的冲突,一旦解决,员工就会进入一个文化舒适期。


在“内化”阶段,员工时刻做到言行一致,对公司的文化发自内心的认可,内化为行为的DNA,一出手就能感知文化的味道。员工的思维方式、语言方式和行为方式与文化完全融为一体。即使在没有监督的情况下,员工也会自觉遵守企业的规章制度和行为规范,甚至成为一种潜意识,在行动的时候,不假思考就表现出文化的要求。员工成为企业文化的“卫道士”,一旦看到与文化不相符的情况,立马就会加以制止。员工成为文化的“传教士”,对新员工进行文化分享,影响新员工的行为,并且愿意与公司外面的人分享公司的文化和故事,将公司的文化进行传播。


企业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