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毛致用同志几件往事
陆魁宏
毛致用,政协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湖南岳阳县人,1929年11月生,2019年3月病逝,享年90岁。
1953年至1960年,毛致用先后任岳阳县委组织部干事、区委书记、县委组织部副部长、公社党委书记。1960至1970年,先后任岳阳县委副书记、书记,岳阳地委副书记兼岳阳县委书记。他注重调查研究,参与总结推广岳阳县毛田区搞集体经济、科学种田、多种经营、在山上植树、田埂种豆、地里栽棉的经验。1971年至1973年,先后任常德地委副书记、地革委副主任,中共湖南省委副秘书长。1973年,任中共湖南省委书记(当时设有第一书记)。1977年6月至1988年4月,任中共湖南省委第一书记、省革委主任、省委书记(其间于1977年11月至1979年4月,同时担任省政协主席)。
自1971年3月毛致用任湖南省委副秘书长起,我就一直在他的直接领导下,主要是在湖南省革委会党的核心小组办公室秘书组和湖南省委办公厅工作,职责是开会作记录、起草文件、报告,跟随首长出差、调研。本文记述的有关毛致用同志的一些往事,都是笔者亲历目睹。
一、“学大寨,赶毛田”——北京农业展览馆两个先进典型
20世纪70年代,岳阳县毛田区曾因“学大寨、赶毛田”这句口号而享誉海内外,成为全国农业战线上的一面红旗。它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毛田人民,也推动着毛田经济的快速发展。
大寨和毛田两个农业先进典型,毛泽东主席予以高度关注。60年代后期,毛主席来湖南时,问身边工作人员,毛田通不通火车。得知毛田只通汽车不通火车后,后来毛主席委托周总理去了大寨考察,以后全国喊出了“农业学大寨”的口号。
大寨和毛田,两个先进典型之间,感情非常之深。20世纪70年代,毛田派出一批又一批农民,长期住在大寨取经,大寨管吃管住。时任副总理兼大寨党支部书记陈永贵还给毛田送来三面锦旗:昔阳县委、大寨公社、大寨大队各一面。我和省委农村部的有关同志专程去毛田作了考察,亲自目睹了悬挂在毛田区委会议室的这三面锦旗。这三面锦旗给毛田区帮了很大的忙,“文革”期间,在各级党政机关都“瘫痪”的政治气候下,没有任何人来冲击陈永贵送过锦旗的毛田区委区政府。
二、作为在任的常德地委书记,回家办点事亲自打电话向省委办公厅请假
70年代初,毛致用任常德地委副书记、地革委副主任(一把手是军代表)时,因家里有事要回去一趟,他亲自打电话向省委办公厅请假。那天晚上我在省委办值班,接到他的电话,同意他请假。现在还可在办公厅查阅到当时的值班记录。
三、从不用公车办私事
因天气突然变冷,毛致用的外孙打电话给毛的警卫员要车回家换衣服。毛致用知道此事后,大发雷霆,狠狠训斥了外孙和警卫员。有一次,我在省委办公厅大门口,看见毛致用用单车推着妻子去机关医院看病。当时,专车就停在家门口,他就是不动用。毛致用不仅不用公车办私事,而且经常办公事也骑着自己那部破单车。有次去湖南宾馆开会,许多与会人员都在大门口等候省委书记的专车,等了好久并未见专车来,只见毛致用骑着单车进了宾馆大门。
四、强调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起草重要文件、报告,毛致用往往亲自与工作人员共同切磋,一字一句,强调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同中央两报一刊对口径。因此,最后敲定文件、报告时,我们习惯性地把两报一刊摆在写字台上。
五、招待客人不准超过四菜一汤
90年代初,有次我在上海开会,回长沙时特意在南昌下车,看看时任江西省委书记的毛致用。
我先是找江西省社科院接待我,院长说,南昌正在召开8万人钢铁会议,火车票全包了,你回长沙的火车票我们无法买到。晚上11点,住进了江西省委接待处,我给毛致用同志打电话,想看看他。毛致用说,我刚刚出差回来,你不易找到我,我马上来看你。毛致用很快赶到了接待处,问我有什么要办的事。我说,明天我一定要赶回长沙参加一个评职称的会,如果不回去,有些参评对象会差我这一票。毛致用说,想想办法吧!第二天清早,毛致用要章彦武给我送来一张回长沙的火车票,票是破例从响塘站调上来的。我非常感动。上火车前,毛致用请我在省委接待处吃中饭,上了四菜一汤,服务员还端来一盘菜,说是招待你的老乡。毛致用二话不说,亲自将那盘菜退到厨房里去了。
六、既坚持原则,又帮助干部解决实际问题
新华社湖南分社原记者王达智调任江西省委秘书长后,因与江西省委原书记闹矛盾,长期未安排工作。我了解情况后,向毛致用同志汇报了此事。后来毛致用告诉我,秘书长位置已做了安排,王达智同志就安排当省委政研室主任了。
作者简介
陆魁宏,男,1937年2月生,湖南蓝山人,哲学研究员,教授。全国毛泽东思想理论与实践研究会常务理事,全国邓小平理论研究会首届理事,全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理事,全国认识论研究会理事,湖南省哲学学会理事长、名誉会长。1984年起,先后担任湖南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党组副书记兼副院长,湖南省社科联党组副书记、执行主席兼湖南经济社会发展学院院长。1993年6月,被中国社会科学院聘为特邀研究员。出版个人专著4部,主编、合著20部,发表论文200余篇。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