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热,热!受副热带高压控制,湖南连日晴热,最高气温逼近40℃,电网负荷持续攀升!
渴,渴,渴!堰塘干涸、溪河渐浅、田土生烟、瓜果萎蔫,抗旱保电当务之急。
怎么办?!
带着这样的疑问,记者一行实地探访常德石门县,看看这里的抗旱保电工作做得如何。
七月的石门,夏意酣畅。顶着明晃晃的太阳,记者随着常德东方红(电骡子)共产党员服务队一行来到永兴街道办双桥社区5组,沿着曲曲绕绕的山径小道,随着一根长蛇般蜿蜒向上的水管,徒步上山。走过一段金黄苞米叶铺就的狭窄小路,眼前豁然开朗——一片郁郁葱葱的柑橘园如待字闺中的少女藏在山间,金色的阳光与翠绿饱满的叶片交织在一起,洋溢着生命的活力与自然的味道。
“徐师傅、李师傅,又来了呀。”看到电力“红马甲”来了,正在果园间挥汗劳作的乡亲们直起腰杆,像是见到亲人般热络招呼。
石门宝峰供电所班员徐超成、李洲熟门熟路走进果园,仔细检查抽水线路、表计。打开果园地上的水龙头,一股清水从水管中喷涌而出。记者掬起一捧敷在脸上,清凉而淋漓。
“多亏了这些‘骡子’,记者同志,你可得好好宣传宣传他们!”村民廖金忠、廖金次、田冬艳等人见来了记者,纷纷围了上来,七嘴八舌地夸赞不停:“我们这个果园,种了80多亩柑橘,其他几户还在周边种了苞米、南瓜、辣椒等作物,原来用水都靠旁边这口老井。最近天旱井干了,我们一开始用汽油发电机从190多米外的廖家沙洲抽水,每次要120元左右油费;现在用电,只要30块钱!他们既帮我们省了钱,又帮我们省了心。”
一边和乡亲们熟络寒暄,国网石门县供电公司总经理熊伟一边告诉记者:“为有效帮助村民抗旱,保障好乡亲们的‘粮袋子’和‘菜篮子’,石门供电公司将供电服务延伸到河边、机井、地头,架设排灌专用线、安装临时移动表、为变压器增容、帮助留守家庭灌溉田地、指导村民安全用电,千方百计帮助村民扩大电灌面积。目前,石门全县耕地果园‘田成方、电相连、旱能灌、涝能排’,没有一亩‘望天田’。”
“迎峰度夏抗旱保电,我们已经做好了充分准备。”国网常德供电公司总经理、党委副书记彭佳期介绍:“国网常德供电公司开通‘三夏’抗旱用电绿色通道,简化业扩报装流程,安排专人‘一对一’主动对接用水协会或村委,做好排灌站、公用水泵、机井通电业扩报装服务,严格执行限时办结服务要求。6月以来,完成农业排灌新装1675户,接入容量3.02万千伏安,及时满足农民浇地用电需求。加大安全用电宣传力度,127个‘村网共建’电力便民服务点现场提供安全用电指南等一站式服务,利用短信、宣传单、警示牌、村头广播等渠道宣传电力设施保护及安全用电知识。延长供电营业厅营业时间,增加备班力量,拓宽多种线上缴费渠道,推广网上国网、支付宝、微信等平台扫码浇地方式,为抗旱提供优质便捷供电服务。”
据悉,入夏以来,国网湖南电力深入贯彻上级防汛抗旱工作重要指示精神,通过增加设备、强化巡检、优化服务等,全力保障农业抗旱用电,共计出动保电车辆3万多台次、保电人员8万多人次,使用红外测温、无人机等巡检设备200多台次,对5000余户抽水灌溉机埠、泵站、电站及线路进行巡查消缺,全力以迎峰度夏之“稳”,支撑经济发展之“进”。正是这一项项便民服务举措,为干涸的稻田送出“及时电”“解渴水”,得到百姓一致称赞。
采访结束,到了下山的时候。炽热的太阳,仍如火球般将天地笼罩成一座广阔的“桑拿房”,但在堰塘溪河,有水的地方就有电;田间地头,有电的地方就有水。有电有水,田间的收获有了保障,百姓的腰包也会鼓胀。
这样办,得点大大的赞!
作者:张德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