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会员风采 > 财富人物

财富人物

周勇:永不停歇再出征 艰苦奋斗再创业

QQ图片20180607094335.png

人物简介:周勇,毕业于重庆建筑工程学院,中共党员,教授级高级工程师。2005年7月至2007年9月任中建五局党委书记;2007年9月至2015年1月起任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副董事长;2015年1月至今担任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获“2017-2018全国优秀企业家”


党的十八大以来,借助“一带一路”、PPP和基础设施建设,中建五局由单一施工业务,转型升级成为投资商、建造商、运营商“三商一体”。企业合同额、营业收入、利润分别增长了184%、151%、132% ,营业收入突破千亿元。


1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我们是革命者,不要丧失了革命精神。”


2月23日,《人民日报》等主流媒体刊发文章《艰苦奋斗再创业》,向全党、全国、全世界发出新时代的“宣言书”。


中建五局党委书记、董事长周勇结合个人近期学习、思考所得与五局实际,现从以下七个方面跟大家共享几点体会。


全文如下:


新时代,新气象。2018年伊始,一股大发展的猎猎劲风已经扑面而来。1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我们是革命者,不要丧失了革命精神。”2月23日,《人民日报》等主流媒体刊发文章《艰苦奋斗再创业》,向全党、全国、全世界发出新时代的“宣言书”。结合个人近期学习、思考所得与五局实际,现从以下七个方面跟大家共享几点体会。


一、永葆革命激情,“我们是革命者,不要丧失了革命精神”


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革命者是共产党人最鲜明的身份特质。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就不要忘记我们是共产党人,我们是革命者,不要丧失了革命精神。”这是对每一名共产党员的谆谆教诲,是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奋进号角。


一代代五局人的共同努力与不懈拼搏,换来了今天的“千亿五局”。然而,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昨天的成功并不代表着今后能永远成功,过去的辉煌并不意味着未来可以永远辉煌”。面对成绩,是一鼓作气,再攀高峰,还是就此止步,小成即满?这是检验组织和个人是否具备革命精神的试金石。泰山半腰有一段平路叫“快活三里”,一些游客爬累了,喜欢在此歇歇脚。然而挑山工一般不在此久留,因为久歇无久力,再上十八盘就更加困难了。“快活三里”的故事警醒我们,一旦有所成就,产生“差不多、松口气、歇歇脚”的想法,徜徉在“快活三里”,不仅不能通达光辉的彼岸,而且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得而复失。因此,我们必须谨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教诲,永葆革命精神和革命斗志,砥砺奋进再出发,艰苦奋斗再创业。


保持革命精神,要警惕“差不多”的思想。有的同志对工作标准要求不高,追求目标不远大,认为“差不多”就行了;有的同志感觉现在的小日子过得挺滋润,应该可以“歇歇脚”了。俗话说,“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差不多”其实就是“差得多”,“差得多”的是矢志不渝的坚定信念、是迎难而上的担当精神。保持革命精神,必须高度警惕“差不多”的思想,厚植理想信念的土壤,深浇责任担当的养分,下足精益求精的功夫,为社会提供高品质的产品,为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促进五局在新时代实现高质量的发展、推进五局实现更强更优更大的目标做坚持不懈的奋斗。


保持革命精神,要警惕“年纪大了”的思想。有些同志工作时间长了,或多或少有种“船到码头车到站”的心态,干事创业的激情少了,工作上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安于现状,得过且过。足球场上,进攻是最好的防守。其实,职场也是如此。在追求绩效的组织中,有业绩才有尊严、有贡献才是英雄,“混日子”是“混”不下去的。领导干部尤其要在作风上、思想上、行动上发挥表率示范作用,撸起袖子加油干,勇于革新,勇于突破。


保持革命精神,要警惕“居功自傲”的思想。过去先进并不等于现在先进,更不等于未来先进。沉浸在过去的成绩当中,躺在功劳簿上谋划自己的“小九九”,是不行的。永葆革命精神,必须保持创业初期那种励精图治的精神状态,永远充满朝气、激情飞扬,始终保持共产党人一以贯之的革命干劲,必须与时俱进地改进、提升自己,通过不断的改进,实现螺旋式的上升。


保持革命精神,要警惕抓工作“穿不透”、不问结果的思想。有的领导干部到下面指导工作时,“走马观花”,抓不住问题的实质,只是“蜻蜓点水”式地提要求,只求“去了”“讲了”,不做探究,不去跟进,不问结果。这种浮在面上、不求穿透的行为,就是革命精神削弱的表现。“为政者不难于始,而难于克终”。我们要落实首问责任制,要旗帜鲜明地把“求实、务实、落实”的工作导向树起来,不务虚功,不摆花架子,真正实打实地研究工作、实打实地解决问题、实打实地干事创业。


毛主席曾说,“扫帚不到,灰尘不会自己跑掉。”上述不良思想,就是我们头脑中的“灰尘”。新的一年,各级领导干部要自觉打扫头脑当中存在的“灰尘”,按照习总书记“决不能因为胜利而骄傲,决不能因为成就而懈怠,决不能因为困难而退缩”的要求,与时俱进地改进自己,不断创造新的业绩。


二、践行“四种形态”,在“严管”中彰显“厚爱”,习惯在监督下工作


“上医治未病。”践行监督执纪的“四种形态”,将“严管”前移,防止量变引发质变,体现的是对干部队伍的“厚爱”,党员干部要正确对待监督,习惯在监督下工作和生活。


俗话说,“严是爱,松是害,不管不问要变坏”。严格的事前监督,胜过遗憾的事后查处。中央明确监督执纪的“四种形态”,让咬耳朵、扯袖子,红红脸、出出汗成为常态,让党纪轻处分、组织调整成为大多数,党纪重处分、重大职务调整的成为少数,严重违纪涉嫌违法立案审查的成为极少数。“四种形态”就是对干部的一种体检。在矛盾萌芽的时候,进行党内的轻处理,个人就会像打疫苗一样产生“免疫力”,防止量变引发质变,这是对同志们的一种保护。治病“在腠理”而非“在骨髓”,才能真正让领导干部少犯错、少后悔。


“木受绳则直,人守规则正”。当今时代,外部的巡视、巡察、审计、督查、稽核及内部的检查、审计、监察已交织成一张立体监督的网,单位及个人都已成为“透明组织”“透明人”。这个时候,如果还在思想上厌恶监督,还将上级监督看作是对自己不信任,将同级监督看作跟自己过不去,将下级监督看作是吹毛求疵,那就是逆时代而行,不仅错误,而且危险了。领导干部要习惯在阳光下用权,将监督提醒当作“防腐剂”“保护伞”,学会在“玻璃缸”里生活,自觉接受监督,养成在监督下工作的习惯。


三、强化担当意识,“不能解决问题,你自己就会成为问题”


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会有多大成就,能解决多大问题才能有多大平台。反之,不能解决问题,你自己就会成为问题。如何对待问题,就是检验党员干部担当与能力的“试金石”。


一方面,遇到问题不要怕。人类社会就是在不断解决矛盾和问题中向前发展的。问题是客观存在的,有问题很正常,没问题才反常。遇到问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找不到问题、或是找到问题后回避问题。工作的实质,就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我们不能抱怨问题,而是要穿透问题,坚持问题导向,以“钉钉子”的精神,解决短板,突破瓶颈,这样,我们才能不断地跨越障碍,一步一步将目标变为现实,持续推动企业做强做优做大。


另一方面,问题就是机会。问题能激发我们的智慧和勇气,为解决问题而付出努力,能使思想和心智不断成熟。因此,问题就是个人成长、企业发展的机会。比如,公司的问题就是你改善的机会,客户的问题就是你提供服务的机会,自己的问题就是你成长的机会,同事的问题就是你提供支持、建立合作关系的机会,竞争对手的问题就是你变强的机会。工作中,如果能发现别人发现不了的问题,你就能从众人中脱颖而出;如果能解决别人解决不了的问题,你就具有了不可替代的价值。因此,我们要以乐观自信的态度,善于发现问题、敢于直面问题、主动解决问题。


四、走出“舒适区”,抢抓机遇期,将转型升级进行到底


对一个组织或个人来讲,舒适区,是一种由熟悉带来的安全体验,也是一种由惯性带来的守成状态。在当前这个风云激荡、变是常态的市场,不愿走出“舒适区”,就是不愿改变、不愿创新,也就是拒绝成长、拒绝机会。正确的态度是,勇敢地走出“舒适区”,在风雨中历练,在变革中重生,将企业转型升级进行到底。


走出房建业务的“舒适区”,抢抓基础设施机遇期。房地产市场的“黄金时代”已成为历史。面对投资拉动基础设施大发展及“一带一路”倡议带来的新机遇,我们惟有走出房建业务的“舒适区”,调整管理思维,优化管理体制与机制,大力拓展基础设施和海外业务,才能与时俱进,顺应市场变化,保持企业可持续发展。


走出施工总承包的“舒适区”,坚定转型升级的战略方向。在PPP大潮翻涌的时代,投资业务已成为建筑市场的主流模式、已成为大型建筑企业转型升级的主攻方向、已成为企业实现高速度与高质量发展的主要途径。因此,我们一定要走出传统承建业务的“舒适区”,大力在投资业务上“织网捕鱼”,抢占市场制高点,推动五局向投资商、建造商、运营商“三商一体”加快就位。否则,错过了投资业务的窗口期,在新兴业务上一步落后,就会步步落后,最终导致企业“基因”的落后、能力的落后。


走出经营对象的“舒适区”,提升与各级政府打交道的意识和能力。五局转型升级到投资推动发展的阶段,我们的经营对象也需要从地产商向各级政府及政府平台公司转型升级。与此相适应,各级领导干部尤其是一把手则要加快推动自身素质和能力的转型升级,学会跟各级政府打交道,讲好五局的投资故事,打造好企业发展的第一引擎。


走出日子好过的“舒适区”,避免给未来发展“挖坑”。随着经营规模的增大,一些同志认为现在企业牌子响了,影响力大了,日子好过了,风险防范这根弦也就放松了。这是十分危险的。各级领导干部为官一任,一定要对企业负责、对员工负责、对历史负责,始终强化风险意识,在解决各类问题时,一定不能因考虑不周而遗患未来,为了救眼前的火,而给明天“埋下地雷”,更不能丧失底线给企业未来的发展“挖坑”。


五、正确认识经营与管理的关系,“扑下身子”为经营服好务


经营是龙头,是目的;管理是服务,是手段。经营与管理应相辅相成、协同推进。领导干部应正确认识经营与管理的关系,牢记“管理始终为经营服务”的原则,“扑下身子”运用管理的手段为生产经营披荆斩棘开辟道路、做好服务。


经营是龙头,必须形成敬重经营的氛围。经营,是追求、获取外部资源并建立影响,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一种能力。对企业来讲,经营是第一位的,经营才是目的。施工企业依靠项目而存活,没有项目就没有生命,没有项目就没有一切。全局上下务必形成敬重经营的氛围,谁拿到项目,谁就是五局的英雄。


管理是手段,必须坚持为经营服务的原则。管理是服务生产经营、企业发展的一种手段,不能凌驾于经营之上。管理是动态的,没有标准答案,管理永远在路上。作为管理岗位的领导干部,不能错把管理当做对下级“发号司令”,而要“扑下身子”想方设法运用管理的手段帮助营销人员解决困难、做好服务。只有把管理运用到多接项目、接好项目的服务当中去,管理才有意义、才有价值。北京大学陈春花教授曾指出,“当管理水平超过经营水平的时候,企业就离亏损不远了。”说的也就是这个道理。


六、正确处理善心与私心的关系,用善心做决策、带队伍


亚当斯密说,“以遵从自己的心做利他的行,是最大的善良。”也就是说,最大的善心是利他,是为大多数人谋利益。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就是为绝大多数人民谋利益。作为共产党员,尤其是领导干部,一定要时刻牢记为大多数人谋利益的宗旨。


善心反映格局,要用善心做决策。一个人格局的高低层次不是用金钱来衡量的,而取决于自身的修养。善心越大的人,格局越大;私心越重的人,格局越小。稻盛和夫在《活法》一书中分享“用善心去做决策”的经验,这种善心体现的就是为大多数人谋利益。手握权力的领导干部,要时刻谨记一旦为少数人谋利益,就是对大多数人的不公平,因此,一定要有为大多数人谋利益的思想,要以善心舍弃私心,极大地利他,行利国利企、利公利他之事。


善心赢得尊重,要用善心带队伍。项目团队建设得好的,项目经理在进行利益分配时往往是把主要利益让给他的下属。团队建设要靠善心,不能靠私心。领导干部作为“班长”“队长”,惟有以善心带队伍,才能营造良好、公平的团队氛围,才能赢得团队的尊重、凝聚团队的力量,才能带出“心齐、气顺、劲足、风正、人和”的队伍,才能齐心协力攻坚克难推进企业的发展。


七、正确对待全面从严治党与全面从严治企的关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企业也是如此,惟有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新要求,形成全面从严治企新常态,以全面从严治党带动全面从严治企,以全面从严治企推动企业持续健康发展,做到“两手抓两手都硬”才能实现持续健康发展。


正确理解全面从严治党与全面从严治企的逻辑关系。全面从严治党为全面从严治企提供风清气正的内生态环境,是从严治企的根本保证;全面从严治企是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途径,是从严治党的附加值。空气好了,土壤好了,阳光充足了,万物都能茁壮生长。因此,不论是抓生产经营的领导干部,还是抓党建工作的领导干部,都要正确理解全面从严治党与全面从严治企的关系,实现相互支撑、相互支持,做到两不误、两促进。


科学掌握党建工作规律,用好全面从严治党的载体。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新要求,应科学掌握党建工作规律,结合企业实际,找准“抓手”用好载体与方法。比如,要用好会议制度,严格按照上级要求落实党委中心组学习、“三会一课”等基本制度;要用好“三重一大”制度,通过民主决策提高决策的科学性、正确性和有效性;要用好执纪问责制度,建立大监督体系,充分运用行政检查结果与纪检监察结果等大监督体系的资源,加强执纪问责,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新的时代,春潮澎湃,奔涌向前。这是一个巨变的时代,不停地奔跑,只能留在原地。这是一个伟大的时代,任何的懈怠,都有负使命。革命未有穷期,同志仍需努力。让我们以革命者永不妥协、永不枯竭的斗志与激情,砥砺奋进,创新求解,将五局转型升级进行到底,在新时代永葆基业长青!


财富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