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会员风采 > 财富人物

财富人物

刘松:青春不悔,积极探索

刘松,湖南大学岳麓学者,化学化工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本科毕业于南开大学,2011年获得北京大学博士学位。2011-2016年先后在美国凯斯西储大学戴黎明教授课题组和新加坡国立大学先进二维材料研究中心Slaven Garaj教授课题组从事博士后研究。
     

他的研究领域包括低维材料的可控合成、纳米器件的制备及电荷输运性质研究、高性能生物传感器及光电器件,生物电子学等多学科交叉领域。在Angew. Chem. Int. Ed., Nano Lett., Adv. Mater., Chem. Sci.等国际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文章被引用1400余次。


岳麓山下,一栋修葺一新的五层楼建筑格外引人注目,世界级纳米医学研究所——湖南大学化学生物学与纳米医学研究所在此坐落。


众所周知,化学生物学和纳米医学均是当今科学界最热门的研究领域,在湖南大学化学生物学与纳米医学研究所里,有一位年仅34岁的年轻教授刘松,专注于二维材料的可控制备、功能化的纳米器件及纳米材料在生物学中的应用。他看上去像个刚毕业的大男孩,但却担负着高端领域研究的重任。工作中他是同事们的“亲密战友”,教学中是学生们的“暖男师父”,生活中是亲人朋友的“开心果”。实事求是,敢为人先,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新时代青年人青春不悔积极探索的精神。


blob.png


留学是求知的渴望 

归国是执着的信念


2011年,刘松在北京大学硕博连读完成学业后,为求在专业领域的深造,选择留学美国,师从华人教授戴黎明进行碳材料领域的学习。博士后研究结束后,刘松得知新加坡建立了世界最先进的二维材料研究中心,在老师的推荐下他前往新加坡国立大学Slaven Garaj教授课题组,与来自世界各地的科研工作者共同研究二维材料以及如何通过化学方法对其进行改性。


      对留学生们而言,学业完成后是回国发展还是留在国外,从他们踏出国门的那一天起,就始终是萦绕在心头的一个难题。漂泊在外让刘松深深地感受到,目前世界上大多数知名的研究所都分布在欧美地区,科技的中心多在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最前端的仪器、最先进的技术绝大多数被欧美国家所掌握。中国需要更多优秀的归国人才将世界级纳米化学技术带回祖国,才能让国内的科学技术更迅速地发展。留学期间,刘松时刻关注着国内的消息。他直言,其实周围很多外国朋友、同学都关注着中国的变化,都为中国的发展点赞。身在异乡的见闻,坚定了刘松归国的心。

回国发展一定会给研究带来更多的生命力,他认为,作为中国的创新一代,应该为中国的科研事业作出贡献。回到祖国,不是作为祖国发展变化的旁观者,而是作为祖国发展进步的创造者。
“为了学习最前沿的技术,我选择到国外看一看;为了祖国纳米化学技术的发展,我一定要回国贡献自己的力量。”刘松说。


研究正逢机遇

海归团队点亮“纳米光”


五年的留学生活结束后,刘松毅然选择回国发展。“一定要在自己的专业方面有所建树,为祖国的专业研究贡献自己的力量。”他说。


在同学的推荐下,刘松来到长沙面试,湖南大学这所高等学府浓厚的学术氛围深深地将他吸引。面试通过后,刘松立刻着手准备工作。“当时面试官们都特别亲切、和蔼,另外湖南省的人才引进政策、湖南大学的岳麓学者计划、一事一议的学术方式,这种爱才、惜才的大背景都让我坚定了在这儿工作的心。”

一年过去了,研究所的发展让他愈加有信心。据了解,刘松所属的纳米医学研究所是以湖南大学化学生物传感与计量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化学化工学院、生物学院为依托的国际顶尖的纳米技术专家与化学生物学专家团队。人才优势也是研究所发展的有利条件,他们的技术团队一成立便拥有以美国总统科技委员会顾问,美国科学院院士、工程院院士、医学院院士Chad A.Mirkin为核心的国际顶尖纳米技术专家与化学生物学专家团队,该专家团队已成功入选中国“千人计划”顶尖人才与创新团队项目。刘松所在的科研团队成员中七人也皆为优秀留学归国人才。刘松介绍:“我们这七名‘海归’,来自全国七个不同的省份,团队中年龄最小的教授是1987年出生的,最大的也是1982年,均为80后。”

刘松研究的二维纳米材料由于其具有优良的物理、化学、光学和电学性能所以在光电学、传感、能量存储等领域都具有应用潜力,在生物医学方面也得到了快速发展。过渡金属硫化物二维纳米材料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可以通过物理作用吸附大量的芳香族共轭分子,其在近红外区具有较强的光学吸收能猝灭很多带有荧光基团的物质。同时,二维纳米材料由于其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质, 在生物医学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由于生物组织在近红外区是透明的,而过渡金属硫化物在近红外区有很强的吸收,因此可以通过吸收光能然后转换为热能,通过产生的高温杀死癌细胞。又因为其具有大的比表面积,所以可以用于运输一系列化疗药物分子。


教学相长无止境

桃李芬芳坚定教学道路


忙,是刘松早已习惯的生活工作状态,而他清晰的思路和利落的行事风格则处处彰显出活力。精力充沛,是同事和学生对他的一致评价。除了研究所日常的科研工作,如今他担任班主任一职,同时还承担着讲课工作,为本科生、研究生开设了纳米化学与纳米技术的课程,讲述最前沿的纳米技术发展。“我很喜欢上课,我认为教书育人也是我的快乐。”

为了提高学生们对于课程的兴趣,在教学方法上刘松也作了新的尝试。比如摆脱以课本为中心的教学方式,通过新媒体渠道,以手机等为媒介激发学生听课的兴趣。为促进学生的多方位发展,刘松还向学校申请到了全英文授课的机会,以此扩大学生的国际化视野。他认为,学习知识不能被专业限制,现在学科之间存在交叉情况,涉及各个方面,学知识要注重宽基础。

持续的创新需要有爱好作为支撑,刘松希望给予学生自由成长的空间,用启发式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活跃的思维能力。课堂外,他则像朋友一样非常关心同学们的成长,经常抽出时间来和学生们在一起,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作为老师,刘松希望学生们能在大学期间就做好对人生的规划;作为朋友,他更希望他们,不管是学习还是生活都能有所得、有所获。

“作为老师一定要承担起传承知识的作用,这是一种文化。通过能自己的工作能为学生提供一些人生的规划与指导,帮他们解决学业中、生活中的各种问题,更重要的是希望通过与学生们、同事们一起努力,推动学术发展,带领年轻人成长。”刘松坚定地说。

口传心授,刘松的学生常常会被他的科研热情、细心所感染。他的一位研究生感慨:“刘老师特别细心、负责,有时候晚上做实验导致回宿舍时间比较晚,他都会亲自打车送我们到宿舍楼下,确保我们安全回寝后才离去。他在科研上的专注更让我们心生崇敬之情,因为刘老师我真正喜欢上了科研、喜欢上了学习!”

有一种海鱼名鲑,不管游多远,成熟后都会踏上逆水返乡的旅程,只为心中唯一的梦想——回到生于斯、长于斯的故乡。


blob.png


Q

A

&


问:“归国潮”来袭,您对于留学生有什么寄语?

刘松:首先,希望留学生们要练好自身的硬功夫,提升自己各方面的素质与能力,要全面发展。关于工作地点的挑选,我认为不一定都要扎堆选择北上广以及沿海的大城市,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地点是非常重要的。比如说湖南或者我们国家的中西部城市,发展机遇也是非常大的。其次,要找自己适合的工作,工作就像学习一样,要找自己有兴趣的、热爱的领域。在国外期间也要多多加强与国内的联系,包括与家人、好友的交流,这样能帮助留学生们更快地融入国内环境,找到自己的位置。同时同学们在国外也可以多多关注招聘信息,目前我们国家有很多高校、企业都在“走出去”,在国外做人才招聘工作,这也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财富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