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代富,全国人大代表,湖南博长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冷水江钢铁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湖南博长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陈代富
2015年全国钢铁行业产量为11亿吨,市场消耗量为8亿吨,剩余产量3亿吨,而多数钢铁企业释放的产能仅为七八成。冷钢作为湖南一家中小钢铁企业,2014年产量为280万吨,但其销售量达到了790万吨。“这就是我们的市场。”陈代富认为,冷钢虽然占有的市场份额很少,但企业能够在全行业亏损的情况下,找到自身的生存之道,是出于企业自身的自信。
冷钢是1958年建厂的老牌国有企业,由于位置偏僻等各方面的原因,1999年,企业因为缺乏竞争力,被淹没于第一轮改革的浪潮。2000年开始的随后7年间,冷钢不断改革,最后定性为全体员工共同持股的共有企业。
“体制机制转换以后,企业的活力得到了激发,员工观念发生了变化,他们知道了在为谁做事,为什么要做事,该怎样去做事。”陈代富说,在冷钢,上至管理层,下至普通员工,均将自己定位于“城市中的农民”,只有自己做好事才有饭吃,无人存有依赖思想。这便激发了企业的内生动力,提高了生产力,最终体现为企业效率乃至效益的提升。
“钢铁行业的产能过剩,是由于需求和产能不匹配,如今并没有找到产品能够替代钢铁,所以我们对行业是自信的。”陈代富认为,企业只需从实际出发,从产品质量、产品、区域、成本等方面定位准确,并总能适应市场浪潮。
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扎实有效去产能,今年要再压减钢铁产能5000万吨左右,退出煤炭产能1.5亿吨以上”。
多年来,陈代富代表带领冷水江钢铁有限责任公司创新机制体制,创造了中国钢铁行业的“冷钢模式”。对于当前正在进行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去产能,他有深刻的体会。
冷水江钢铁有限责任公司前身是冷水江钢铁总厂。“原来是一家走不下去的企业,在1999年的时候,连续6个多月发不出工资,企业连年亏损,资不抵债。”陈代富说。
2007年冷水江钢铁总厂正式宣布破产,通过对员工身份进行买断、置换,员工再把置换身份的钱作为股本入股,组建了冷水江钢铁有限责任公司。经过这一系列彻底的改革,公司由国有变成了全体员工共有。
改革本就是为了挖掘企业的再生动力,提高效率,释放活力。“过去员工是躺在国家的大树下乘凉,改革后要依靠自己的努力奋斗求生存,积极性完全调动起来。”陈代富说。改制后,公司经营情况逐步好转。2016年,冷钢建材销售超过1000万吨,占国内建材市场总销量的四十分之一。
陈代富说,在当前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要进一步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只有不断释放改革的红利,才能提高效益。此次全国两会,他提交了一份《关于商业类国有企业宜尽早突破体制完全走向市场》的建议,呼吁通过体制改革,化解过剩产能,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增强经济增长活力。
当前钢铁行业产能过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钢铁行业尤为紧迫。如何去产能?陈代富给出了三条途径:一是“行政去产能”,政府在宏观上控制总量,同时根据区域结构和企业技术装备情况进行调整;二是“依法去产能”,对环保、安全等不达标的企业,依法依规关闭;三是“市场去产能”,对于没有竞争力的企业,通过市场实现优胜劣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