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本会动态 > 本会要闻

本会要闻

毛泽东的求学之路

发表时间:2021-12-24 15:31:25来源:点击:
分享到:

文/赵叶惠

2021年10月

(根据录音整理)

一代伟人毛泽东的雄才大略、丰功伟绩举世公认,传之千秋。他的成就与童年、青少年时代的学习密不可分。通过孜孜不倦、百折不回的学习历练,他积累了丰厚的学识,开阔了眼界,磨炼了意志,锻炼了胆识,陶冶了情操,并自觉走上了革命道路。

一、求学经历:曲折丰富

毛泽东从幼年识字发蒙开始,从韶山、湘乡到长沙,先后报考、就读过17所学校(私塾),其经历曲折丰富,可分为四个阶段。

一是发蒙(识字)阶段,从1896年春至1902年春。1893年12月26日,毛泽东诞生于湘潭县韶山冲南岸上屋场,字咏芝,后改为润之。两岁时因家贫,父亲毛顺生出外当兵谋生,他被寄养在相邻的湘乡县唐家圫外祖父家,一住六年,到八岁时才离开。毛泽东的外祖父文绵薰、外祖母贺氏,育有三子,均住在一起,有孙辈20余人。文家以耕读传家,家风淳厚,家境富裕,有水田140亩,牛十多头,房屋90余间。年幼聪颖的毛泽东的到来,文家十分看重和爱护。七舅文玉瑞收他为干儿子,将他与文家子侄一并排行,毛泽东排在第23位。虽然离开父母寄养,但毛泽东在文家得到长辈的厚爱,与表兄弟姐妹相处融洽,受到了文家良好家风的熏陶,更重要的是,他在这里接受了启蒙教育。文家建有蒙馆,由文玉钦(毛泽东八舅)执教,主要教授文家子弟。文家蒙馆在方圆百里十分有名。毛泽东聪慧好学,识字又快又准,深得八舅喜欢。

二是私塾阶段,从1902年春到1910年春。1902年初,毛顺生解甲归田,即把毛泽东接回韶山。毛泽东开始了其自称“六年孔夫子”的韶山私塾学习经历:1902年春至1904年秋,在南岸下屋场私塾学习,师从邹春培;1904年秋至冬,在关公桥私塾学习,师从毛咏薰;1905年至1906年秋,在桥头湾、钟家湾私塾学习,师从周少希;1906年秋至1907年秋,在井湾里私塾学习,师从毛宇居;停学近两年以后,1909年秋至冬,在乌龟颈私塾学习,私从毛简臣;1910年春夏,在东茅塘私塾学习,师从毛麓钟。毛泽东头脑敏捷,由于在文家蒙馆已有一定的学习基础,相比才入私塾的同学,更显得头角峥嵘,在课堂上有“省先生”之称。他生性活跃,不喜欢古板沉闷的教学方式,常给私塾老师出难题,令有的塾师十分头疼。如1904年春天,毛泽东趁邹春培老师外出,违反规定,带同学游泳。邹老师发现后十分气愤,要责罚毛泽东。毛泽东说,老师你不能责罚我,因为春天游泳是孔夫子同意的,您本来应该带着我们游的。遂高声朗诵《论语.先进篇》:“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老师无言以对,恼羞成怒,遂向其父告状,说:你的儿子本事大,我教不了。父亲气愤,要责打毛泽东。毛泽东不服,逃入山林。父母亲友找了三天,才把在山林里已迷路的小泽东找回来。事已至此,父亲没有再责打他。几十年以后,毛泽东回忆这段往事,风趣地对人说,“这是一次胜利的罢课”,“我的抗议行动的效果,给了我深刻的印象,这次罢课胜利了”。1907年冬,毛泽东停学了。其父认为,儿子已经读了几年书,有了一定的文化基础就可以了,再读下去也读不出什么名堂,不如跟着自己务农做生意,今后发家致富靠得住些。毛泽东虽然被迫停学,但并未停止对知识的追求,他到处借书读,凡是在韶山冲能借到的书都借来读,连祠堂的族谱、和尚的经书也读。这期间,毛顺生因生意纠纷与人打官司输了,损失很大。毛顺生认为,输官司的原因,是因为别人欺他没文化,在订合同时挖了坑,今后要不被欺辱,改变家庭命运,非让儿子多读书不可。经过认真比较,1909年秋,他把毛泽东送到在县衙当过师爷的毛简臣私塾学习,嘱咐儿子好好地向老师学习如何打官司。只是毛泽东对打官司毫无兴趣,过了一段时间后,又转到当过县丞的韶山老秀才毛麓钟门下求学。“六年孔夫子”的学习过程,毛泽东虽然不喜欢学究式的教学方式,但他对知识有一种本能的追求,较为系统的学习了儒家经典,打下了传统文化知识的良好基础。

三是新式中小学和报考专业学校阶段,从1910年9月至1913年3月。1910年9月,经舅舅文玉钦和表兄文运昌等人劝说,毛顺生决定送毛泽东到湘乡县东山高等小学堂求学。学校以《求学言志》为题考试,毛泽东“交卷在前,发榜列首”(文运昌语)。东山高等小学堂原名东山书院,东山精舍,乃太子太保、首任新疆巡抚、有飞将军之称的湘乡人刘锦棠捐资倡议,县内士绅共同捐资创建,于1895年建成投入使用,1906年更名为东山高等小学堂。此时的东山高等小学堂“得全国风气之先”,推行新式教育,开设国文、格致、地理、音乐、体育、外语等课程,其影响及于省内外。学校本来只限招收本县生员,之所以破格招收毛泽东,既有文家游说的原因(文运昌已在此就读),更是因为毛泽东应试一鸣惊人。据文运昌回忆:“新生揭榜的晚上,教职员一起聚读,元甫校长说:‘前日考试的新生毛泽东,定是一建国人物。’争看试卷,大家称赞。”东山高等小学堂为17岁的青年毛泽东打开了全新教育的窗口,他在这里如饥似渴地投入到学习之中,开启了人生崭新的航程。在这里学习一年以后,经校长李元甫、老师贺岚岗等人推荐,毛泽东于1911年9月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设在长沙的湘乡驻省中学堂(湘乡一中前身)。这两所学校的学习,对毛泽东的一生影响极大。1950年,毛泽东在接见同学周世钊时,无限感慨地说:“我是湘潭人,但受的是湘乡人的教育。”1955年,毛泽东在与同学谭世瑛谈话时说:“李元甫先生、贺岚岗先生、还有你父亲谭咏春,都是热心的教育家,他们是爱惜人才的!--没有他们,我进不了东山学校,也到不了长沙,只怕还出不了韶山冲呢。”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推翻清帝统治的革命浪潮在全国风起云涌,毛泽东受到了强烈的冲击,他投笔从戎,加入了湘军。半年的从军经历,使他对军队的现状十分不满,深感前途无望,遂毅然决定退伍,继续向学。从1912年春开始。他先后在长沙报考了警察学堂、肥皂制造学堂、法政学堂、商业学堂、公立高级商业学校。在公立高级商业学校学习一个月,感到不满意而退学。随后,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湖南省高等中学堂(后改名为省立第一中学),由于高等中学堂开设的课程有限,且学习的环境不佳,毛泽东认为继续在校学习不如自学。于是,他退学寄居于湘乡会馆,制订自修计划,每日到湖南省立图书馆读书。

在这一阶段,毛泽东从闭塞的韶山冲走向湘乡县城、长沙省城求学,打开了新的天地,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不断探索前进的方向。

四是师范学习阶段,从1913年3月至1918年6月。1913年3月,毛泽东考入湖南省立第四师范学校。1914年初,第四师范合并入第一师范,毛泽东编入预科第三班学习,九月编入本科第八班学习,至1918年6月毕业。师范学习阶段,毛泽东如鱼得水,求学问道,学问精进,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崭露头角,成为学校风云人物,毕业后自觉走上了救国救民的革命道路。这个阶段,是毛泽东人生华彩的重要篇章,他后来多次自豪地跟人谈起过“六年师范”的经历。

二、求学方式:出类拔萃。

为了追求真理,钻研学问,完善自我,毛泽东不断探索,讲求方式方法,显示了非同一般的特质。

(一)志存高远。毛泽东立志求学,并且在求学过程中,他的志向在不断的调整、改变,实现了从追求出人头地、改变个人命运到追求真理、救国救民的飞跃。从他不同时期所撰写或改写的四首诗中,即可鲜明的感受到这种嬗变。1906年秋,塾师毛宇居指着屋内天井令毛泽东作诗,他即时吟成一首:天井四四方,周围是高墙。清清见卵石,小鱼囿中央。只喝井里水,永远养不长。他这时虽然只有13岁,但不甘像小鱼困在井里一样局促在私塾,希望有更适合自己成长的天地。在东山高等小学堂求学时,他有感而发,改写了明代首辅张璁所写的咏蛙诗以明志:独坐池塘如虎踞,绿荫树下养精神;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所显示的气象已不同凡响。1911年秋,毛泽东受荐到湘乡驻省中学堂学习,父亲对此并不愿意,毛泽东决意前往,临行前他改写了日本月性和尚的诗给父亲以明心志: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表达他为了成就人生事业而义无反顾、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意志和勇气,令人耸然动容。1915年5月7日,袁世凯政府与日本签订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消息传到湖南第一师范,师生群情激愤,集资刊印《明耻篇》,毛泽东在封面题写四言诗一首,并签名。诗曰:五月七日,民国奇耻;何以报仇?在我学子!诗句直抒胸臆,言简意赅,直击人心。这首诗标志着毛泽东从个人的情感需求(成名成家),转变到对民族危亡的关注,把个人的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并努力为之奋斗。这种质的变化在毛泽东身上发生,可以说是石破天惊的大事!

毛泽东在湖南一师学习期间,把获得知识与追求真理相结合,互相促进,相得益彰。他经常说,丈夫要为天下奇,读奇书,交奇友,做奇事,做个奇男子,不能为个人的享乐蝇营狗苟。同学们因此送他雅号“毛奇”。他在给黎锦熙的信中说,“只将全付工夫向大本大源处探讨,探讨既得,自然足以解释一切”,“十年未得真理,即十年无志;终身未得,即终身无志。今日之我与昨日之我挑战,来日之我与今日之我挑战”,“拟学颜子之箪瓢与范公之划粥”。1917年秋,毛泽东与同学张昆弟等游昭山寺,畅谈人生追求,他说:“西人物质文明极盛,遂为衣食住三者所拘,徒供肉欲之发达已耳。若人生仅此衣食住三者而已足,是人生太无价值”,“吾辈必想一最容易之方法,以解经济问题,而后求遂吾人理想之世界主义”。在这里,毛泽东的眼光和胸怀从国内扩展到了世界。为了追求真理,实现理想,他决心矢志不移,奋斗终身。他作挽同学联:与其苟且偷生,生无足道;非为奋斗而死,死有余哀。他在日记中奋笔写道:与天奋斗,其乐无穷;与地奋斗,其乐无穷;与人奋斗,其乐无穷。

这种志存高远的境界,促使毛泽东学问精进,卓然独立。

(二)由博入精。毛泽东求知若渴,博览群书。韶山僻处一隅,可供阅读的书籍很少,他看到什么书都拿来“啃”,《三国演义》《水浒传》等古典名著更是读得滚瓜烂熟。东山高等小学堂藏书和所订报刊颇丰,毛泽东第一次在这里过了阅读的“瘾”,尤其是对刊载康梁变法观点的《新民丛刊》等报刊十分着迷。1912年在自修期间,他断齑划粥,在省立图书馆大量读书,除了深入学习传统文化知识外,广泛涉猎了十八、十九世纪欧洲的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艺术等方面的书籍。他根据需要,积极向同学借书求助,充分利用时间学习。湘乡至今流传着毛泽东与萧子暲联对借书的故事。萧子璋有一本《世界英雄豪杰传》,他十分珍惜,不愿外借。毛泽东要求借阅,萧笑了笑说,我的书有三不借,无德的不借,无才的不借,我出联不能应对的不借。随即出了上联:目旁是贵,瞆眼不能识贵人。毛泽东应声对道:门内有才,闭门岂能纳才子。萧子暲既惊讶又惭愧,当即把书交到毛泽东手中。两人此后成了莫逆之交。1914年寒假将至,毛泽东向文运昌借了不少书报回家读,1915年2月24号,新学期伊始,毛泽东把所借书报还给表兄,并留下还书便笺:“书十一本,内《盛世危言》失布匣,《新民丛报》损去首页,抱歉之至。又,国文教科书两本。”1916年1月28号,致信萧子升,求借《甲寅》杂志两期。2月29日,又致信子升,将自己认为必读的77种书目开列出来,征求其看法。

毛泽东不断探求学习方法,他认为,既要有广博的知识,更要注重知识结构,明确学习重点,注重消化吸收、融会贯通。1915年6月25日,他致信湘生,谈了自己的体会:“从前拿错主意,为学无头绪,而于学堂科学,尤厌其繁碎。今闻于师友,且齿已长,而识稍进。于是决定为学之道,先博而后约,先中而后西,先普通而后专门。”1915年9月6日,他在写给萧子升的信中肯定了曾国藩“演绎法”、“中心统辖法”的读书方法,认为学习国学要处理好通群经与精通一经的关系。

基于这样的认识,毛泽东在师范阶段把主要精力投入到文史哲、社会学、伦理学等重点学科的研习之中,而对数学、美术、音乐等课程则不愿多花精力。例如,他曾精研伦理学,听讲《伦理学原理》作了12000字的课堂笔记,手抄10万字的《西洋伦理学史》七册。他不满足于阅读和课堂教学,注重和老师、同学一道探讨、研究学问。1915年7月,他写信给萧子升,谈到自己近年来的进步,“于书本得者少,于质疑问难得者多,苟舍谈论而专求之书,其陋莫甚”。在湖南第四师范时,他跟袁仲谦老师研习古文,袁老师嘱他精研韩愈文章,并将所藏的《昌黎先生文集》赠送以示激励。经过一段时间的不懈努力,毛泽东作文功夫精进,文风大变,得到袁老师首肯。黎锦熙老师在文字学方面造诣颇深。毛泽东认为,要学懂弄通国文,非在文字学方面下功夫不可。他经常与黎老师讨论文字学,1915年在四个月之内20余次造访黎老师,重点探讨文字学。对黎锦熙推荐的段玉裁所著《说文解字注》和《群学肄言.缮性篇》用心进行了研读。为了学好哲学,他还和同学一起成立了哲学小组,请杨昌济老师给予指导。毛泽东把结交好友、探究学问的视野从校内扩展到了校外。1915年9月,他以“二十八画生”之名在长沙各校张贴征友启示。并请在外校的好友帮助。9月27日,致信萧子升“近以友不博则见不广,少年学问寡成,壮岁事功难立,乃发内宣,所以效嘤鸣而求友声,至今数日,应者尚寡。兹附上一纸,贵校有贤者,可为介绍。”

(三)锤炼身心。在努力钻研学问的同时,毛泽东十分注重锻炼身体,磨砺意志,陶冶道德情操,使健身、修业、进德相互融合促进。

1917年4月1日,毛泽东在《新青年》发表了《体育之研究》,

系统论述了关于重视体育,提高全民体质的主张,认为“德智皆寄于体,无体是无德智也”,“身体坚实在于锻炼,锻炼在于自觉”,鲜明地提出,要“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这篇一万多字的长文,凝聚了他对体育悉心研究的成果,也源于自己的切身体会。他自觉坚持锻炼身体,在一师期间,依季节变化,进行冷水浴,日光浴、风浴、雨浴、游泳,登山、露宿,长途步行、体操、拳术等各种体育活动。还自创“六段运动”体操。锻炼身体使毛泽东大受裨益。他致信黎锦熙说,自己身体不强,近因运动之故,受益颇多。通过锻炼,“至弱之人可以进于至强”。持久的锻炼,使他拥有了强健的体魄,为学习、生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毛泽东认为,“体育之大效,尤在足以强意志”。因此,他锻炼身体,不仅是为了使体格强壮,更是为了磨练意志。他锻炼的力度和强度很大,在有的同学看来简直是自虐。他长年坚持冷水浴,冰天雪地里和冷水亲密接触。他从小喜爱游泳。到长沙读书后,他和同学好友到湘江游泳,相较于善泳的游伴,他在乡间颇为自得的泳技立刻相形见绌,且面对宽阔浩荡的湘江,顿感软弱无力。他决心练就过硬的游泳本领。在半年多的时间里,他持之以恒,勤学苦练,曾几次遇险,仍毫不动摇,终于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后来回忆这段经历,他仍深有感触:“那时初学,盛夏水涨,几死者数,坚持到隆冬,终于成功。”泳技既成,毛泽东诗兴大发,赋诗一首,其中有句曰:“自信人生两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游泳,成了毛泽东终身喜爱的运动。凭借高超的技术和良好的体能,他在70岁时仍豪情满怀,畅游长江。

1917年暑假,毛泽东和萧子升步行游历了长沙、宁乡、安化、益阳、沅江五县,历时一个半月,行程900余里。他们身上未带一文钱,通过拜访、写对联送人等办法解决食宿问题。这种“游学”的方法,对于了解社情、丰富阅历、增长见识大有裨益,也有利于增强体能,提高身体的耐力。但苦行僧式的生活方式对于年轻的学生而言却绝非易事,没有坚韧的毅力和顽强的意志是不可能的。他俩不畏艰难,咬牙坚持。游学回来,“身无分文,形同乞丐”,但收获是巨大的,内心是丰富而快乐的。1918年初春,毛泽东又偕蔡和森游学湘阴、岳阳、平江,浏阳诸县,历时半个多月。

1918年4月,好友罗章龙将赴日本留学,毛泽东以“二十八画生”为名赋长诗《送纵宇一郎东行》相赠,其中有句云:“丈夫何事足萦怀,要将宇宙看稊米。沧海横流安足虑,世事纷纭何足理。管却自家身与心,胸中日月常新美”,表达了大丈夫以天下为己任与管却身心、臻于美好并行不悖,互为促进的主旨。毛泽东在求学过程中,深感成大事业者必须陶冶良好的道德情操。他尊敬师长、友爱同学、热心公益,得到了一致的赞赏。但他并不以此为满足。进入一师以后,他和蔡和森、萧子升等经常一起讨论,如何才能“使个人及全人类的生活向上”,“作成一种奋斗的和向上的人生观”。这种讨论,据毛泽东在《新民学会会务报告》中说,达百次以上。他们认为,要扩展胸怀,陶冶情操,达成正确的人生观,不能仅靠个人的摸索,还要“集合同志,创造新环境,为共同的活动”。经过充分酝酿,一个全新的学生组织--新民学会诞生了。1918年4月14日,在长沙岳麓山刘家台子蔡和森家召开了新民学会成立大会,毛泽东、蔡和森等十三人与会。会议通过了由毛泽东、邹鼎臣起草的新民学会会章,会章规定学会宗旨是:革新学术,砥砺品行,改良人心风俗。会员守则为:一、不虚伪;二、不懒惰;三、不浪费;四、不赌博;五、不狎妓。会议推选萧子升为总干事,毛泽东、陈书农为干事。不久,萧子升去法国留学,会务由毛泽东主持。新民学会成立以后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在中国近代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从追求个人道德修养到集合同志,将革新学术与砥砺品行相结合,面向社会,以改良社会风俗为己任,毛泽东的思想道德境界产生了质的跃升。

(四)勇于实践。毛泽东不当书虫、不读死书,他努力做到学以致用,热心服务学生和大众,积极投身社会活动。

1915年11月,毛泽东被选为省立第一师范学友会文牍(相当于秘书长)。学友会的宗旨是:砥砺道德,研究教育,增进学识,养成职业,锻炼身体,联络感情。文牍之职,毛泽东连任四届,他做了大量的会务工作,扩大了在学友会和师生中的影响。1917年10月学友会改选,毛泽东任总务(总负责)并兼教育研究部部长。他充分发挥学友会的作用,积极组织各种课余学术、体育活动。毛泽东不仅努力服务学生,而且主动走入工人、市民之中开展启蒙教育。学友会创办了工人夜校。毛泽东起草了招生广告,用的是通俗易懂的白话:“列位最不便益的是甚么?就是俗语说的,讲了写不得,写了认不得,有数算不得”,“这个夜学专为列位工人设的”,“教的是写信,算账,都是列位自己时刻要用的。讲义归我们发给,并不要钱,夜间上课又于列位工作并无妨碍”,“我们为甚么如此做?无非是念列位工人的苦楚,想列位个个写得、算得”。广告由警察张贴在大街小巷显要处,过了一段时间,应者寥寥,仅有九人报名。毛泽东分析原因,认为由警察贴广告,工人们本来对警察就有惧怕心理,不相信有不收钱能上学的好事,且多数工人不识字,也不会去看广告。找到原因后,毛泽东和他的同学们改变了方法,他们深入到工厂和工人家里,面对面解释、动员,取得了立竿见影的效果,只五天的时间就有一百多工人报名入学。毛泽东不仅在工人夜校教授历史课,还写学友会夜校日志,记载夜校活动,课程安排和教学方法等内容。

毛泽东面对不平之事,在危难之际,敢于坚持原则,挺身而出,匡扶正义。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原本规定不收费,但由于政府经费不能保障,校长张干遂提议并由省议会决定收学生十元杂费。这个决定遭到了学生的激烈反对,引发了驱逐张干的学潮。毛泽东是此次学潮的核心人物,他起草了《驱张宣言》,历数了张干办学无方、贻误青年的种种行为,以传单的形式在校内外广为散发,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张干恼怒,决定开除毛泽东等十七名学生。毛泽东团结同学,毫不屈服,又得到杨昌济、王季范等教师的同情,张干只好撤销开除的决定,黯然辞职。1917年11月,毛泽东做了一件惊世骇俗的大事。那时,南北军阀部队在湘潭交战,北洋军王汝贤部败退至长沙,约三千余人的溃军在一师以南徘徊。若让这些溃兵入校进城烧杀抢掠,后果不堪设想。毛泽东判断溃兵虽然人多,但群龙无首,又不知长沙城的虚实,不敢贸然行动,便以学友会总务的名义,迅速组织学生志愿军布防学校周围山头,联络警察分所,鸣枪射击,志愿军燃放鞭炮,摇旗呐喊。溃军惊慌失措,纷纷缴械。为了防止散兵游勇劫掠惊扰民众,毛泽东倡导由商会出资将其遣散,并以学友会名义组织妇孺救济会,援助因战事遭受困难的市民。毛泽东临危不惧、慷慨赴义、虑事周详的气度和作为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师生赞叹:“毛泽东浑身都是胆!”。1918年4月,南北军队在醴陵一带进行拉锯战,为防不测,毛泽东组织以学生志愿军为基础的警务队,并任队长,带领同学们护卫学校。

三、求学成就,超凡脱俗

1916年6月,湖南一师组织学生开展人物互评活动,11个班430多名同学参加投票,考察学生的敦品,自治、文学、言语、才具、胆识六项,共评选出了34名优胜者,毛泽东总得票数47票,大幅领先众人,六项俱优,其中敦品、言语为单项第一,胆识得票为其独有。毛泽东关注时事,知识渊博,有“时事通”、“省先生”之称。他的文章有韩愈风骨,立意高远,切中时弊,常得老师激赏。毛泽东在湘乡东山高等小学堂读书时作文《宋襄公论》,谭咏春老师的批语长达两页半,其中盛赞:“视似君身有仙骨,寰观气宇,似黄河之水,一泻千里!”。省立第一高中的柳潜老师在毛泽东作文《商鞅徙木立信论》写下洋洋洒洒的批语,称赞文章“积理宏富”、“力能扛鼎”,赞许其乃“伟大之器”。毛泽东思想敏锐,勤于思考,具有很强的思辨和洞察能力。在韶山学习阶段,他在阅读《水浒传》《三国演义》《红楼梦》 《七侠五义》等传统小说的过程中敏感地发现了一种现象---传统小说中的人物都是帝王将相、才子佳人,侠士强盗,唯独没有农民,而农民才是传统社会的主体,他们长久以来被忽视、践踏。对此,毛泽东大为不平,引发了他对农民问题持久、深入的思考。后来毛泽东投身革命,一直对农民、农村问题特别关注,并作过许多深入的、著名的调查,写下了不少闪烁着思想光辉的调查报告。他担任中共农民运动委员会书记,国共合作期间,主持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在他和同志们的努力下,农民成了轰轰烈烈的大革命的主力军。工农联盟成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权的主体和基础。通过对中日两国的比较分析,毛泽东断言中日必有一战。1916年7月25日,他致信萧子升,分析日本侵华大势以后指出:“二十年内,非一战不足以图存,愚意吾侪无他事可做,欲完自身以保子孙,止有磨砺以待日本。”果然,刚过二十年,日本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毛泽东和他所领导的中国共产党、人民军队也秣马厉兵投入到了全民族的抗战之中。

毛泽东在一师期间已具备了高超的宣传动员能力和组织能力,有很强的凝聚力,从驱逐张干和护校行动中即可看出,他俨然成了学生的核心和领袖,老师和同学们由衷地信服、赞赏他。萧子升是一师三杰之一,眼界很高,他写了一部读书礼记《一切入一》,未请名流师长而是特地请毛泽东作序,可见毛泽东在他心目中的位置非同一般。1920年1月,毛泽东恩师杨昌济病重弥留之际致信好友章士钊:“吾郑重语君,二子(毛泽东、蔡和森)海内人才,前程远大,君不言救国则已,救国必重二子。”

1918年6月,毛泽东从湖南一师毕业。一师的学习经历为他日后大展宏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留下了终生难忘的记忆。1936年毛泽东在陕北窑洞同斯诺谈话时说:“我在这里--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度过的生活中发生了很多事情,我的政治思想在这个时期开始形成,我也是在这里获得社会行动的初步经验的。”

毛泽东从学校大踏步走入社会,如鹰击长空,龙入大海,充分展示了满怀豪情和磅礴才气。他将新民学会成员扩展到学校以外,通过新民学会组织多批青年学子赴法勤工俭学。创办《湘江评论》并任主笔,主编《新湖南报》、任《大公报》特约撰述员,发表了大量的文章,阐发、宣传新思想、新观念,以引导舆论,改良社会风气。组织了轰轰烈烈的驱逐湖南督导、军阀张敬尧的运动,自省内至省外开展长达半年声势浩大的舆论声讨、罢课、罢市、请愿行动,在全国产生了广泛、深远的影响,使张敬尧恶名昭彰,狼狈离开湖南。他接受共产主义思想洗礼,成为最早一批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党员,1921年7月,他参加了党的第一次代表大会,从此,致力于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开辟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新纪元。

本会要闻